新闻中心

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全部 1117 公司动态 354 行业动态 378

那些35岁以上的程序员,还有出路吗?(程序员)35岁以后的程序员都在干什么,

时间:2025-07-05   访问量:1007

大龄程序员(咱就说是35岁往上吧)为啥难?核心就几个字:“贵”、“慢”、“多”、“怕”、“偏”。展开说说:

1. “贵”(性价比):

简单说:你工作年头长,工资肯定比新人高一大截。但老板心里有本账:“你干的活,值不值这个价?”

现实: 很多项目,尤其是业务逻辑不算顶复杂的应用开发、维护,或者需要大量重复劳动的活儿,一个干了3-5年的熟手,甚至加点班拼点的年轻人,可能真能完成个七七八八。老板一算账:雇一个“大龄”的钱,差不多能雇俩“小年轻”了,还能让他们“卷一卷”。

扎心点:不是说你技术不行,而是你的“溢价”(经验带来的那部分工资),在很多老板眼里,对于当下要干的活来说,不值当。他们觉得“杀鸡不用宰牛刀”,哪怕你这牛刀确实更好使点。

2. “慢”(学习&体力):

学习新东西:技术更新比手机换代还快!今天流行这个框架,明天又冒个新语言。年轻人精力旺盛,下班还能刷教程、搞开源。大龄的呢?下班可能得接孩子、辅导作业、照顾老人。学习时间和精力天然被挤压。学新东西的速度和意愿,平均来说,确实可能不如年轻时候猛了。

加班体力: “996是福报”?年轻人熬个通宵,睡一觉可能就活蹦乱跳。大龄的熬一夜,好几天都缓不过来,搞不好还得去医院。身体是真扛不住那种高强度的、持续的“卷”了。公司要赶进度、拼上线,自然更倾向能“扛造”的。

3. “多”(包袱&责任):

家庭责任: 房贷、车贷、孩子学费、老人看病…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压在肩上的担子。不像刚毕业的小年轻,一人吃饱全家不饿,可以为了“理想”或者“经验”接受低薪、加班、甚至冒险跳槽。大龄的选择顾虑多得多,不敢轻易裸辞,不敢冒险去创业公司,更看重稳定和保障。

思维定势(有时): 干久了,容易形成自己的“舒适区”和固定套路。面对新问题,可能会下意识想“以前我们是怎么做的”,而不是像新人那样天马行空去尝试最新最酷(但可能不成熟)的方案。这在追求快速迭代、颠覆性创新的环境里,有时会被认为是“保守”。

4. “怕”(管理层的顾虑):

不好管?有些(不是所有!)管理者自己可能比较年轻,面对比自己年龄大、经验可能还更丰富的下属,心里会犯嘀咕:“我说的话他听不听?”“他会不会不服管?”“他会不会比我懂得多让我难堪?” 这种微妙的心理,有时会让管理层潜意识里更倾向招年轻、听话、“好塑造”的。

怕你“油”?担心你工作年限长了,看透了职场规则,变得“圆滑”或者“缺乏冲劲”,不如年轻人有“狼性”、好“忽悠”去拼命。

5. “偏”(市场偏见):

刻板印象: 整个行业弥漫着一种(未必正确但很普遍)的偏见:“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”。很多招聘方(尤其是互联网大厂和一些创业公司)默认就倾向于年轻人,觉得他们更有活力、更能加班、学习更快、成本相对低。

面试尴尬:面试官一看你简历,十几年经验,技术问题可能答得挺好,但心里已经在琢磨:“他工资要求肯定高吧?”,“他这年纪还能跟团队一起熬夜吗?”,“他会不会干两年就想养老了?” 这些不问出口的疑虑,可能直接就把你Pass了。

说白了,核心矛盾是:市场需要大量“便宜好用能加班”的劳动力,而大龄程序员在“便宜”和“能加班”这两点上,天然不占优势。想破局,要么让自己变得“贵得有道理”(成为稀缺专家),要么调整赛道,找到更能发挥经验价值且对“年轻体力”依赖不那么强的地方,要么降低预期寻求稳定。这确实不容易,但看清了问题,才能更好地找自己的路。

上一篇:大龄失业程序员怎么办?(程序员)大龄失业程序员怎么办理,

下一篇:裁员潮下程序员生存指南:这3个技术栈才是你的"免死金牌"(程序员)程序员被辞退补偿,

在线咨询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

在线咨询

免费通话

24小时免费咨询

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,座机请加区号

免费通话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联系
返回顶部